

“双新”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变革——聚焦“教-学-评”一致性的单元教学实践
2024/10/13
2024年10月10日,上海市宋校嘉定实验学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讨活动,王璐初中数学嘉优名师工作室与马陆镇初中数学骨干创造营成员汇聚一堂,开启了一场以指向”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数学单元教学实践研究为主题的联合研讨活动。特别邀请到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主编马小为教授,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孙琪斌老师参加活动,为研讨赋予了深厚的专业底蕴。
【精彩绝伦的公开课】
首先由宋校嘉定实验学校周益老师带来七年级 12.2(2)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开课。周老师巧妙运用真实情境,引出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研究内容,生动的例题规范了做题步骤。在合作探究环节,学生利用几个单项式自由组合编写因式分解题目并按星级难度归类,进而再自行选题并挑战解题。这一创新环节成效显著,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者,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积极性与创造力。在辨析错因的过程中,师生共同总结因式分解注意事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全面精准的说评课】
周老师在说课时提到了在编题探究活动中特意引入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教师评价模式。这是新课标关于“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的一种有效尝试。会议上,工作室及创造营的老师们纷纷以 “一个亮点一个建议” 对本堂课进行了精准的评课。
孙琪斌老师,作为原嘉定区初中数学教研员,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素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孙老师强调教学目标应精准聚焦核心素养,并指出每个学生在学习能力、知识储备、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对同一道题目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认知。然而,题目难度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例如直接一次使用某个公式的题目通常比综合使用多种方法的题目难度低,这是基于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结构所确定的客观标准。因此孙老师建议:可按照直接一次使用公式、直接两次使用公式、综合多种方法使用公式等标准确定星级难度。
马小为主编高度赞扬周老师的常态课,指出优秀学生表现的背后是老师辛勤努力的影子。马主编强调教学是对教材理解的再创造,观摩课堂如同看话剧,观点各异但需回归教学本质,即是否体现核心素养、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教师们应继续秉持高立意的教学理念,关注每一个教学环节,尽可能做到教学无死角。此外,马主编还给出四点寄语:一是将优秀养成习惯,明确定位,思考职业生涯发展战略、目标与路径;二是深度聚焦有专注,如罗增儒老师评课前大量阅读文章,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给出优化建议;三是充分利用平台资源,如期刊和文章,尤其大咖评课,站在同行肩膀上看世界;四是专业成长本质是内在价值不断提升,今日之苦累为自己,社会依成绩匹配价值。
初中数学嘉优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同济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王璐老师向宋校嘉定实验学校为本次活动所提供的服务保障表示了感谢,并在评课时提到新教材中核心概念的变化,建议大家在“双新”背景下的教学实践要紧紧围绕“教-学-评”一致性、从单元视角,系统思维和整体观念来设计一节课,提升课堂教学立意。
最后,马陆镇初中数学骨干创造营营长、宋校嘉定实验学校中学部校长傅琳老师向两位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诚挚的感谢。感谢他们带来的专业的指导和宝贵的建议,让在座的每一位成员都如沐春风,受益匪浅。同时,也对王璐老师所带领的工作室团队的研究精神表示钦佩。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与王老师的团队有更多的探讨教学方法、分享教学经验的合作交流机会。
此次研讨活动是“双新”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一种新探索,是指向“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数学单元教学的实践,为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