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赋能课堂 优化活动体验 ——上海市宋校嘉定实验学校举办片级主题教研活动
2024/4/18
2024年4月12日下午,上海市宋校嘉定实验学校举行了主题为“数字赋能课堂 优化活动体验”的新城集团南苑学区片级小学自然学科教学研讨活动,嘉定区教育学院小学自然教研员陈健老师、新城集团南苑学区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分为教学观摩、课后反思、主题交流、专家点评等环节。
教学观摩
张立娟老师执教《3.3 摩擦力》。张老师首先通过筷子提米、两本书提起大桶水这两个充满趣味的科学挑战导入本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多个演示实验,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摩擦力。然后通过夹弹珠比赛引发学生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实验装置、搜集证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最后通过创设虚拟时空情境,让学生体验摩擦力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形成对摩擦力较为全面的认识。
周佳怡老师执教《3.6 重力》。周老师的课堂首先比较两个不同质量的面包,介绍质量的含义,并认识质量的单位以及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接着观察重力作用在生活中物体上的现象,知道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受重力。随后学生自行设计不同物质、不同质量对重力大小影响的实验,通过实验,测量相同质量不同物质所受的重力,记录并分析测量数据,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以及用客观证据或物理现象证明观点的习惯。
两位老师的课都借助了上海市教学数字化平台“三个助手”软件,利用在线圈一圈、拍照、输入实验结果等功能优化学科活动体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数字化课堂。
主题交流
张立娟老师进行了题为《生态文明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机渗透》的主题交流。张老师从背景、意义、渗透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分享了宋校嘉定实验学校自然学科在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的部分经验。
专家评课
嘉定区教育学院陈健老师进行了活动总结,他表示在数字化转型的要求下,两位教师和学生都能够熟练运用三个助手教学平台,这是教学数字化常态化开展的表现。张老师的课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周老师这节课通过多样的体验活动带领学生感受重力,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陈老师也提出希望两位老师后面积极尝试项目化教学,打造课堂新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