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素养发展的典型教学场景探索 ——嘉定区初中数学六、七年级“双新”推进教研活动

2024/10/11

10月8日下午,嘉定区初中数学六、七年级“双新”推进教研活动在上海市宋校嘉定实验学校举行。华东师范大学汪晓勤教授、虹口区初中数学教研员朱丽霞老师、嘉定区初中数学教研员曹君以及嘉定区六、七年级数学学科全体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1.JPG

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新课堂展示

宋校嘉定实验学校王苗老师以留白式教学执教了《1.1(4)绝对值》。王老师在新课标、新教材的指引下,从单元教学设计出发,充分挖掘前后知识的联系,并设计了前后测与持续性评价表。课上学生对绝对值的理解与历史上数学家对绝对值的理解进行对比,经历了陈述之白,最终达到超越之白。王老师这节课帮助学生充分感受了数学有用、数学有史、数学有德和数学有智。

2.JPG

娄塘学校的陈欢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因式分解的“生活秀”》。陈老师围绕“双新”,以密室逃脱游戏为载体,以因式分解的生活应用为主线,互动探讨为路径,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因式分解知识的理解,灵活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因式分解,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数学核心素养。

3.JPG

聚焦“双新”的评课与分享

华东师范大学第五附属中学沈徐添老师对《1.1(4)绝对值》这节课进行了简单评课:一是注重单元设计,二是实际情境让学生感知数学有用,三是重视培养学生研究新概念的方法。沈老师同时分享了以“小改动”见“大单元”的新教材感悟微报告。新教材在运算与实际问题的视角下,激发数系的扩充。用大单元的视角,会发现新教材的每个改变背后的原因,教师能立足单元,思前想后,追根溯源,类比创造的进行教学设计。

4.JPG

宋校嘉定实验学校周益老师对《因式分解的“生活秀”》进行了点评。陈老师在新教材的背景下,通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应用意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发展指向核心素养目标的数学教学实践。同时做了《“分解”为何而学,“双新”从何理解》的微报告。她深挖学生因式分解错误背后的原因,发现重技能应用,轻生成理解、总结模式化技能口诀的方式的不可取,强调要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本源。她认为,对新教材、新课标研究是数学教师的立教之本,是教学功底的体现,也是教学设计和教学能力的保障。

5.JPG

虹口区教育学院教研员朱丽霞老师对本次活动作了评价。一是从“双新”到“三新”,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王老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陈老师带领学生感受到游戏带来的乐趣,在游戏中体会模型观念和应用意识。二是用数学语言激发高阶思维,王老师用问题引发思考,助力概念生成;陈老师用活动激发素养,提高能力。三是大单元视角,王老师带领学生经历新概念的学习过程,学会新概念的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6.JPG

华东师范大学汪晓勤教授从四个方面谈了感受。一、必要性,新课堂可从数学内部与外部两个角度进行思考,进行必要性的探究。二、联系性,几何与代数、文字语言与符、等式与不等式、古今联系等。三、自主性,课堂采用留白教学,学生经历陈述之白,达到超越之白。四、文化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对比知识的历史序与学生认知序,进行教学设计,课堂将充满数学文化的芬芳。

7.JPG

“新”探索“新”的内涵

8.JPG

嘉定区初中数学教研员曹君老师感谢两位专家出席活动,两位专家从高位给本次活动提供帮助和指导。本次活动是暑期新教材学习的后续,精心打造指向素养发展的典型教学场景探索的新课堂。新课堂需要给学生创设更多思考、表达、合作的机会,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继新教材培训、新课堂的探究后,嘉定数学人将对教学方式之新、教学评价之新进行持续关注,并在今后的教学中运用与实施。


modbg.svg

人才招聘

在此可以了解宋嘉的招生信息以及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