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可摘星辰 遇见满天星
2023/5/17
5月12日,学校开展了“从每一个孩子心中生长出来的核心素养——宋嘉第一届星光课堂日”展示活动。嘉定区教育学院小学教研室周雅芳主任带领下的教研室团队出席了本次活动,通过专业指导,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生根,让新课标在实践中落地。
语文学科——真诚的对话力
从四个“问号”出发
周晨老师执教一年级《小猴子下山》,充分调动孩子的感官和身体,提取小猴子“走到什么地方”“看见什么”“心情怎样”“做了什么”四个反复出现的关键信息,让孩子在故事中爱上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
从一回“破茧成蝶”思考
陈露老师执教二年级《小毛虫》,让孩子们深入理解小毛虫在茧中“织、问、听”的思考过程,感受小毛虫变成一只蝴蝶的艰辛过程和成功后的愉悦,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从“变”生成教与学
刘金枝老师执教三年级《火烧云》,通过“变”来开展教学,让孩子充分感受火烧云的颜色绚丽,变化多端,教学中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让语言表达能力自然发生。活化语境,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在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周雅芳主任对老师们的课堂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及中肯的建议。首先肯定陈露老师的语文素养高,语言面貌丰富有表现力,课堂准备充分,教态亲切积极。同时指出课堂教学要师生互动,用学习推动学习;改进学习评价,发挥评价功能,用学习改进学习;聚焦单元要素,提升目标达成。
周主任指出周晨老师的课堂非常关注年段要求,字词教学扎实有效,课堂注重学生语言积累及学习设计,实践活动丰富,针对孩子的回答进行了有效的预设及反馈。同时希望教师更加关注教学过程中长课文学习方法的掌握,注重儿童脑海中的主动建构,关注发展规律,形成自主学习经验。
数学学科——坚韧的向学力
游戏情境,激发兴趣
李迎春老师执教一年级《长度比较》,从孩子的生活情境出发,以观察唤醒孩子潜在的定性分析的经验和对长度概念的碎片化认知。设置多样性、趣味化的练习,激发兴趣,开展了深度学习,学习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自主探究,启发思维
潘家叆老师执教二年级《三角形与四边形》,“图形王国”的情境激发孩子的学习好奇心,通过“辨别图形”、“分分图形”、“认识图形”三个环节展开教学各小组进行自主探究,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美
邵庆悦老师执教三年级《几分之几(3)》,通过对直观图形的观察、用“分纸带”的方法从连续性模型过渡到离散型模型地教学活动的设计注重知识与活动的结合,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感受数学的美。
汤丽红老师从师生关系、学习习惯、教案撰写、课堂教学等方面肯定老师们平时的努力与付出。她指出,我们的学生与老师很近,这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障;学生学习习惯非常好,会听、会表达,收放自如;教师教案撰写重难点突出、注重学生思维培养;教师在站好讲台的同时,渗透了德育教育。汤老师以“看到了很多闪光点”给予了老师们高度评价。最后汤老师指出,教师可以围绕: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三个方面来深度展开课堂教学。
综合学科——融合的创造力
体育专场《夏耘》,跨学科地形跑
狄永州老师执教二年级《自然地形跑-夏耘》,创设了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为主题的多学科融合体育课程,涵盖劳动教育、自然和语文等多学科知识,孩子在自主发明的“推草机”活动中体验了劳动的辛苦和粮食的不易,又培养了坚韧进取的体育精神品质。
李文峰老师指出,课堂的教学主题贴近学生实际,在学校大环境的引领下,将劳动教育和跨学科主题活动贯穿始终,这都源于教师和团队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落实。在课堂的组织和设计中需要考虑主题的凸显和评价方式的效能,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任务的落实。
美术专场
《我的未来汽车》,创意表现乐趣
何玲慧老师执教一年级《我的未来汽车》一课,邀请孩子成为小小汽车设计师,选择合适的物体展开想象,利用生活物品的造型与功能激发创作灵感,丰富对汽车功能的想象。在绘本的欣赏、讨论交流和创意实践中提升了孩子们的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力。
戴春莉老师指出,这节课“有主题”、“有内容”、“有方法”。从这一节课可以看出教师把核心素养融入课堂,并结合跨学科知识,让课堂贴近学生生活的同时,更有趣味性,也更综合。但课程中对“借形想象”的物体共性分析有些欠缺,之后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
自然专场
《植物的花》,走进花的世界
张立娟老师执教三年级《植物的花》一课,通过飞花令、猜花迷、贴花卡、赏花姿、传花粉五个环节,观察花的不同部分形态,思考不同部分的功能、联想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注重观察与思考,更注重在解剖方法和解剖工具的使用中培育科学核心素养。
陈健老师指出,课堂能基于学生学习基础及课堂教学时间,将教学内容侧重于学生实践与方法技能;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注重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通过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经历;能通过师评与自评等过程性评价引导与促进学生学习。同时建议针对花的结构的认识,可先认识完全花,再认识不完全花;针对花的作用的认识,可通过问题引导、资源支持、自主学习、讨论交流的形式组织开展。
宋嘉首届“星光课堂日”在区教研团队的指导下,走在了一条由“知识学习向核心素养转变”的探索之路。在秉承宋庆龄“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理念的同时,也为年轻教师搭建了通往“宋嘉大先生”的平台,不断提升新课程的实践转化能力,推动课堂教学深度变革,让核心素养从每个孩子的心中生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