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上海市宋校嘉定实验学校第二届教学节纪实
2024/1/25
为更好地落实“双减”和“双新”要求,持续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践行“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的办学理念,上海市宋校嘉定实验学校第二届教学节于2023年11月20日拉开帷幕。本次教学节以“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主题,通过教研磨课、课堂展示、观课交流、专家指导和教学论坛等系列活动,探索课堂教学新样态,为双新课堂变革作了积极的实践尝试。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共建高效课堂
语文教研组
《我要的是葫芦》借种葫芦的人只想要葫芦却不管叶子上的蚜虫导致葫芦都落了的故事,让学生懂得了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郑老师将本课设计为“绘本创作大挑战”这一大情境,将情境落实在每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身在其中,进行探索。
《搭船的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留心生活中的美。本课以一个儿童的视角写他眼中翠鸟的外形和动作。借助思维导图,解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纵向、横向比较,去发现作者观察的用心之处。最后通过拓展观察,给学生提供句式支架,引导学生运用作者观察的方法,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爬天都峰》主要讲了天都峰的高和险以及小作者和老爷爷相互激励解决困难爬上天都峰的过程。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武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到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共同进步。
本节课围绕标题“桥”,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刻画了老汉这个人物在面临困境时所闪现的人性光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的许多人,恪尽职守,默默奉献,他们虽然普通,但并不平凡,值得我们尊重、敬畏和感恩。徐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平凡而伟大的人,触摸学生心灵深处,激发深度思考力,唤醒内心的真善美。
数学教研组
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并能够动手制作直角,能用直角量具测定和判断直角。须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在教室中寻找直角,发现角在生活中的多种用途,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堂中,学生充分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初步的推理意识,增强符号意识,感悟模型思想。同时,葛老师鼓励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并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通过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存在的倍数关系,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圆周率,并能根据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推导圆周长公式,理解公式。何老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切实感受探究学习的过程,并借由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在圆周率方面的伟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
英语教研组
从课堂中,学生感受日夜的差别和星月的变化,体会天空的魅力,加深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对大自然更加向往。茅老师通过活动设计提高了课堂参与度,提升了学生对于整体知识的接受度,并最终能够通过语言框架描述天空中的物体,欣赏天空之美。
本节课以校园开放日前,学生应征小小志愿者为情境,以名称、位置、设施、功能等方面向他人做介绍为主线。通过不同的活动设计,向老师帮助学生达成能够独立介绍宋嘉不同场所的目标,并且能够更加深入感受宋嘉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整个过程,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语言支架。
综合教研组
课堂上,在感受过声音的轻响和高低的前提下,周老师以体验活动作为主线,通过两项活动,引导学生不断感受、交流,并从中归纳经验。周老师以生活中能明显观察到振动现象的发声物体为载体,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观察和体验实践活动,激发他们乐于观察身边事物,不断探究的学习兴趣。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陈老师主要利用呼啦圈、海绵棒和海绵砖设计教学过程,构建不同的高度和远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跳跳岛闯关”等活动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快乐中提高运动能力。
以探究“物体的浮沉”与“密度”之间关系为主线,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式学习建立并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党老师基于本课程关注学生思维理解与升华,引导学生关注漂浮的海洋垃圾,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践行品质课堂,专家指点方向
百舸争流竞花采,深耕教研百花开。各学科专家也莅临教学节现场为教师们的展示课给予了专业的点评和指导。
嘉定区小学教研室主任周雅芳老师认为小学部三位语文老师都较好地达成了单元和课时的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关注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同时引导学生联系文中人物的感受,建立与学生真实的联系,让课堂更有温度。
嘉定区初中教研室主任孙凤老师指出,徐颖楠老师在课程实施中,注重学科基本能力的锻炼,字词积累、朗读、文本分析,描写方式的学习和梳理。课程设计方面,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学情,讨论合作,层层递进。在日常的教学中扎实学科基本功,关注核心素养,不断尝试和研究,注重学生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
嘉定区小学数学教研员汤丽红老师充分肯定了小学部两位数学老师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汤老师建议深度学习在创设情境的同时,要利用好学生生活中的情境。关注知识的连续性、强调结构性教学,有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傅琳校长在点评何沅蓄老师的课堂时指出,数学不是简单的计算,而是能力和思维的构建。何老师通过探究式方法,关注核心素养,注重学习过程,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海市英语教师专业委员会会长、特级教师朱浦老师,嘉定区小学英语教研员颜黎华老师、袁勇浩老师莅临指导本次英语组展示课。朱浦老师提出,英语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应包含:教师设计能力、教师的课堂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作业设计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文件解读能力。朱浦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也给予了肯定,同时建议课堂设计应增加场景感,从而进一步构建有场景的主题意义。
嘉定区小学自然教研员陈健老师和青浦区小学自然教研员张敏老师认为本课教学环节设置较为合理,帮助学生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课堂中应多加入生生互动环节,增加体验性活动。此外,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应适当改变自我评价的方式,以便于学生理解。
中学部综合组的老师们认为,科学学科注重探究式学习,实验是很好的探究方式。党志艳老师的课堂致力于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总结现象等基本能力。结合数据分析,逐步帮助学生监理从感性到理性,从定性到定量思维的培养。聚焦态度责任核心素养,课内引导学生不断认识和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嘉定区小学体育教研员李文峰老师从课堂口令、课堂常规、教材分析以及重难点解决等方面对陈老师提出了宝贵建议。他认为,口令的清晰度和引导性对于一年级学生至关重要。教师及时的正面反馈和表扬也是维持课堂秩序的重要手段。同时,教学中更具体地评估学生对不同动作的掌握程度,并调整教学进度,才能保证学生能够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
主题教学研讨,名师引领成长
第二届教学节共展示了13节高品质课堂,为教师们提供互观互学、交流研讨、共同成长的机会。通过本次的教与学、评与议,促进教师进一步落实核心素养,践行新课标理念。宋嘉全体教师将继续努力践行“双新”教改,积极开展素养导向下的研究实践,赋能课堂教学,变革教学方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校教学品质的提升。
四时更迭已入冬,拾级而上共成长。上海市宋校嘉定实验学校第二届教学节于2024年1月21日圆满落幕。每一届的宋嘉教学节都让我们看到了教学的多样性和可能性,看到了教师们的潜力和进步。我们也将继续以教学节作为契机,不断优化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推动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